9月15日上午——
10:00
跟随着高书红的护理车,首先来到肿瘤科。
一路之上高书红步履匆匆,说是“走”,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小跑才能跟上她的步伐。
到达44床,见到了今年62岁刚刚被确诊为食道癌的宗先生,在这里我们接触到了一个新名词——“PICC置管”,这是红宝石9999hbs静疗专科小组一直以来重点开展的代表性工作之一。
一层层的防护措施,一遍遍地局部消毒,一套套的医疗器械,仅仅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就已经足够让人眼花缭乱,小小的一张病床迅速进入无菌操作状态,俨然变成了一个微型的手术台,而高书红也“全副武装”地进入了“作战状态”。
10:12
“握拳”、“举臂”、“放松”、“低头”……
当导管通过患者外周静脉穿刺,开始逐渐向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接处推进时,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深怕惊扰了那根蜿蜒在血管中的生命纽带,病房里唯有高书红简洁舒缓的指令在不时地响起,听在耳里,让人心安。
很快,在高书红的娴熟操作下,导管初步达到了预期位置,随着高书红轻舒一口气站起了身,整个病房里凝固的时间才又重新开始流动起来。
10:26
“肿瘤科的患者大多需要化疗,而化疗药物易导致血管硬化,一旦外渗更会使皮肤组织坏死,普通的外周静脉导管无法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完成所有的疗程。而PICC置管能够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患者外周血管,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可喜的是,目前在高书红带领的静疗专科小组的积极宣教推广下,大部分肿瘤患者都已经能够理解并接受PICC置管的治疗方式,并籍此安全有效地完成了所需疗程的化疗或营养支持,真正实现了“一针完成整个治疗”的梦想。
“好了,接下来我要送患者去做胸透及相关检查,进一步确认导管位置。”完成了PICC置管工作的高书红没有丝毫停歇,直奔下一个工作环节。
10:40
为了照顾刚刚完成置管的患者,前往放射科的路上,高书红刻意放缓了脚步,这让我们有了进一步了解高书红的机会。
“过去的20年里,我有17个年头是在急诊科度过的。”
谈起在急诊科期间的工作经历,高书红感慨万千。在那里,她深刻体会到了患者面对病痛的无奈,目睹了无数悲欢离合的场景;在那里,她感受过患者信任的目光,也遭遇过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的尴尬场景。但如此种种,却恰恰淬炼出了高书红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扎实的穿刺技巧,让她真正理解了点点输入希望,滴滴注入健康的工作准则,明悟了“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的人生哲理。
2012年10月,随着护理专业不断向专科道路发展,高书红顺利成为江苏省首届输液治疗专科护士成员之一,三个月系统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让高书红拓宽了的视野,转变了理念、丰富了经验,认清了专科护士的价值所在,明确了自己在护理岗位上未来的提升空间与钻研方向。
2014年7月在红宝石9999hbs护理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院成立了静脉治疗专科小组,高书红任组长。在高书红的带领下,专科小组坚持以美国的《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为准绳,定期在全院培训新理念、新技术,让所服务的患者享受到国际同质化的治疗护理。如今高书红在肿瘤科工作,患者因疾病所需的治疗护理让她学有所用,PICC置管便是最好的证明。
10:48
为宗先生安排好相关检查流程后,高书红并没有在放射科逗留,而是转身直奔住院部。因为她临时接到了神经外科的“求助信号”,一位90岁高龄的患者因车祸入院,但该患者有多项禁忌症,急需置入导管输液治疗。利用宗先生等待检查的间隙,高书红果断决定前往支援,对高书红来说,时间——得掰开来用。
熟悉的话语再一次响起,这一次高书红重新开启了“行军”状态,在轻微的喘息声中,来到了神经外科,还未见到患者,老人家的子女们便已经围了上来,压力扑面而来。
迅速了解了老人的身体状况之后,高书红一边安抚家属的情绪,一边从容地开始了穿刺操作。仅仅是三言两语间的功夫,难题迎刃而解,老人家的导管成功置入,还未等家属致谢,高书红已经离开了病房。目送着高书红远去的背影,所有人脑海里都不禁浮现出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侠客形象。
11:27
一路疾行,重新回到放射科时,宗先生的检查结果刚刚出来。因为肿瘤转移压迫锁骨下静脉,致血管走向畸形,宗先生的PICC置管偏离了既定位置,绕行到了它处,需要在有人配合的情况下进行再次调整,可此时早已经到了下班时间。
关键时刻,高书红选择了第一时间为宗先生调整复位,而已经下班了的肿瘤专科护士王正芳也在闻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协助高书红的置管操作。
两位白衣天使,一位凝神屏息,一位温语宽慰;一位半俯着身子进行着细微到“毫厘”的操作,一位不断地穿梭在仪器之间观察着导管的位置。中午静寂无人的科室里,唯有墙壁上缓缓跳动的时钟,见证着这一幕幕的合作无间。
12:25
导管终于成功置入到既定位置,王正芳匆匆离开了科室,嘴里喃喃轻念的是家中等着自己的孩子,而高书红在长时间的操作后险些没能直起身子。
岁月静好,她却在为爱奔跑。
也许高书红自己并不知道,
一路上,她奔走的脚步已经和我们聊了太多太多,
一路上,她留给我们的背影已经将故事讲得太好,太好!